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借东风是什么原理)
曹操铁索连舟,雄兵百万地浩浩荡荡向江东杀来。赤壁大战一触即发,这一场战争将是曹操集团在水上和孙刘联盟的一场大战,在三国演义中也是高潮部分,我们就分析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赤壁大战。
>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借东风是什么原理)
在水上作战有两大决定性因素,一个是潮汐,一个是风向。如果不谈这两个因素,就无法谈水上作战。这种常人都知道的问题,枭雄曹操能想不到吗?因此很显然,曹操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老版三国曹操剧照
之所以曹操采用了铁索连舟的方案,因为曹操知道自己的水军素质和战斗力不如江东的部队,自己手下的将士们习惯了在陆地上南征北战和上马冲杀,还不习惯水上作战,而且也受不住潮汐和颠簸的折磨。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是铁索连舟,把船尽可能地扩大,尽量的改善士兵们的感受。
▲赤壁之战形势图
制造一艘大船是非常费钱的,而且当时的生产速度,制造一艘大船的时间非常长,采取铁索连舟已经是成本最低的方法了,可是难道曹操手下的谋士们不知道铁索连舟最怕的就是火攻吗?一把大火就能让这浩浩荡荡的军队灰飞烟灭,曹操集团人才济济,当然是知道这个问题的,而且就连曹操本人都知道这个问题,所以说曹操才如此着急地挥师江东。
▲赤壁之战绘画
曹操根据消息知道,现在江东的风向对于周瑜来说是逆风,对于自己则是顺风,如果把握住这个机会,是有取胜的可能的,所以曹操集团才如此急迫地发起进攻。虽然说在当时,中国就已经用上了当时历史时期非常先进的帆船,但是顺风舳舻千里还是有优势的,曹操立刻同意了铁索连舟,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怕火攻,而是希望可以趁着自己有利速战速决。
这个时候江东方面就要上演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一幕个人表演,就是刘备集团的首席战略顾问诸葛亮马上就要借东风了,虽然说在历史上并没有借东风这么玄幻的故事,但是既然是分析三国演义,自然就得按照三国演义来说,诸葛亮就要开始借东风的计划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知道马上就来东风了呢?因为诸葛亮一是会算,二是会问。
▲老版三国诸葛亮剧照
这一门技术可以说在战争中至关重要,谁要是掌握了这一门技术,实际上就是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在战争中自然就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水战这种变化无常的战场上,有了这个技术就可以说是极大的增加了取胜的几率。
▲地形地势图片
诸葛亮凭借这个技术显然就可以决定作战的进攻时机和军队调度,这就让周瑜手中最大的筹码,军权受到了威胁,当然这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而在正史中,周瑜才是赤壁之战的主角,但是既然是分析三国演义,我们就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视角来分析。
在这个时候,诸葛亮的机敏,甚至是有点儿狡诈的一面来了,诸葛亮开始来了一招故弄玄虚,他对江东势力的所有人说自己会借东风,周瑜自然是不相信诸葛亮会这样通天的本事,但是周瑜知道,想要战争取胜,这一场东风可真的太重要了。
▲诸葛亮七星坛借东风剧照
于是诸葛亮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摆上祭坛,换上道袍,脚踩罡步,开始做法,基本上和最后的七星灯续命如出一辙,只不过那一次没有成功。诸葛亮一边作法,一边在等待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赵云。为什么会是赵云?下文自然见分晓。
▲老版三国赵云剧照
其实东风根本就不用借,只是需要问一问在第一线生产的渔夫农民就知道了,但是诸葛亮需要的就是这个借东风的仪式,他需要削弱水军大都督周瑜手里的兵权,因为诸葛亮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刘备现在来到了江东,也就是孙权和周瑜的地盘上,这样孙刘联盟实际上是一个不平等的联盟,周瑜的一方始终是占据优势地位的,这样双方的话语权实际上是不对称的,诸葛亮就在寻找一个机会来把话语权拉到平起平坐的局面上。
▲老版三国孙权和刘备剧照
于是诸葛亮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就是借东风,诸葛亮实际上早就打探好了东风要来,只不过通过借东风这个仪式,诸葛亮要让全东吴都知道刘备团队的实力,给东吴一种印象,这种印象就是要是没有刘皇叔手下的这一帮能人,我们怎么能打败拥兵百万的曹操呢?显然诸葛亮做到了,借东风之后,在战争话语权上,刘备和诸葛亮完全就和孙权和周瑜平起平坐了。
但是诸葛亮知道,周瑜能看出他的心思,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所以诸葛亮一边在祭坛上做法,一边在等待着赵云来接他,果然,常山赵子龙一来,没有人敢为难他了,诸葛亮事了拂衣去,留下了周瑜在原地又吃了一个闷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