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暴露彻底的成语(形容完全暴露出来的成语)(28个))

形容暴露彻底的成语(形容完全暴露出来的成语):不打自招,丑态毕露,凶相毕露,出丑扬疾,原形毕露,原形败露,大庭广众,引火烧身,情见力屈,情见势屈,抛头露面,掩旗息鼓,掩骼埋窆,掩骼埋胔,明明白白,昭然若揭,暴露无遗,曝骨履肠,本来面目,欲擒故纵,欲盖弥彰,白骨露野,真相大白,自取灭亡,自圆其说,自讨苦吃,露面抛头,露出马脚。

1、不打自招  bù dǎ zì zhāo

释义:不打自招  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2、丑态毕露  chǒu tài bì lù

释义:丑态毕露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亦丑态毕露。  

3、凶相毕露  xiōng xiàng bì lù

释义:凶相毕露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毕:完全。

出处: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他~地威胁:‘谁有钱给你,小心你的脑袋吧!’”  

4、出丑扬疾  chū chǒu yáng jí

释义:出丑扬疾  暴露丑恶。

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这一场出丑扬疾,安排下佯小心,妆大胆,丹方一味。”  

5、原形毕露  yuán xíng bì lòu

释义:原形毕露  原形:本来面目;毕露:完全暴露。本相完全暴露了。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狐女曰)将衣求印,原冀升天,讵意被其一火,原形毕露,骨肉仅存,死期将至。”  

6、原形败露  yuán xíng bài lù

释义:原形败露  本来面目暴露出来。

出处:唐浩明《曾国藩》第一部第九章四:“高疤脸先想以一个老实胆小的小商贩的面目混过厘卡,现在见原形败露,知道哀求无用,只有狠心出一笔大钱来买通。”  

7、大庭广众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释义:大庭广众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

出处: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8、引火烧身  yǐn huǒ shāo shēn

释义:引火烧身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9、情见力屈  qíng xiàn lì qū

释义:情见力屈  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出处:《汉书 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10、情见势屈  qíng xiàn shì qū

释义:情见势屈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11、抛头露面  pāo tóu lù miàn

释义:抛头露面  抛:暴露。原指妇女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不体面的事)。现泛指人公开露面。

出处:明 阮大铖《燕子笺 收女》第四十二卷:“人在乱离间,顾不得抛头露面。”  

12、掩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释义:掩旗息鼓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出处:《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13、掩骼埋窆  yǎn gé mái biǎn

释义:掩骼埋窆  见“掩骼埋胔”。

出处:《后汉书·赵咨传》:“但以生者之情,不忍见形之毁,乃有掩骼埋窆之制。”  

14、掩骼埋胔  yǎn gé mái lián

释义:掩骼埋胔  谓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为古代的恤民之政。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月令》:“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15、明明白白  míng míng bái bái

释义: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16、昭然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释义:昭然若揭  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17、暴露无遗  bào lù wú yí

释义: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18、曝骨履肠  pù gǔ lǚ cháng

释义:曝骨履肠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出处:《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19、本来面目  běn lái miàn mù

释义:本来面目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出处: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20、欲擒故纵  yù qín gù zòng

释义:欲擒故纵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纵:放开。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别人;先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或充分暴露;然后再下手。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21、欲盖弥彰  yù gài mí zhāng

释义:欲盖弥彰  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22、白骨露野  bái gǔ lù yě

释义: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出处: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23、真相大白  zhēn xiàng dà bái

释义:真相大白  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出处:《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24、自取灭亡  zì qǔ miè wáng

释义:自取灭亡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出处:《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25、自圆其说  zì yuán qí shuō

释义:自圆其说  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周全。形容不露破绽。圆:使圆满;说:观点;论点。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踌躇了半天,只得仰承宪意,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准的。’”  

26、自讨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释义:自讨苦吃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27、露面抛头  lù miàn pāo tóu

释义:露面抛头  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不若先杀其妻妇,然后自刎,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  

28、露出马脚  lòu chū mǎ jiǎo

释义:露出马脚  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或内情无意中泄露出来。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兄弟,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我们露出马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