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字是人的四成语(第二个字是人的成语有哪些)(39个))

第字是人的四成语(第二个字是人的成语有哪些):不以为奇,不以为意,不以为然,不以为耻,不以人废言,不以词害意,不以辞害志,不可避免,不成方圆,不耻下问,不识好歹,乘人不备,乘人之危,乘人之厄,傍人篱壁,傍人篱落,傍人门户,兵以诈立,别有洞天,卑以自牧,变化莫测,安如磐石,巴人下里,才华横溢,爱人以德,爱人利物,爱人好士,矮人看戏,矮人观场,薄命佳人,趁人之危,超以象外,逼人太甚,避人眼目,避人耳目,邦以民为本,饱人不知饿人饥,饱以老拳,不以介怀。

1、不以为奇  bù yǐ wéi qí

释义:不以为奇  并不觉得奇怪。表示这是见惯了的。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而且老太太时常提问案件,大家亦都见惯,不以为奇。”  

2、不以为意  bù yǐ wéi yì

释义: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3、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4、不以为耻  bù yǐ wéi chǐ

释义: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5、不以人废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释义: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不以词害意  bù yǐ cí hài yì

释义:不以词害意  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7、不以辞害志  bù yǐ cí hài zhì

释义:不以辞害志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8、不可避免  bù kě bì miǎn

释义:不可避免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9、不成方圆  bù chéng fāng yuán

释义:不成方圆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11、不识好歹  bù shí hǎo dǎi

释义:不识好歹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12、乘人不备  chéng rén bù bèi

释义:乘人不备  乘:趁着。趁着别人没有防备干某事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13、乘人之危  chéng rén zhī wēi

释义:乘人之危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14、乘人之厄  chéng rén zhī è

释义:乘人之厄  乘:趁;厄:苦难。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陷害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予过矣!”  

15、傍人篱壁  bàng rén lí bì

释义:傍人篱壁  比喻依赖别人。

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附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辨》,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16、傍人篱落  bàng rén lí luò

释义:傍人篱落  比喻依赖他人。

出处:参见“傍人篱壁”。  

17、傍人门户  bàng rén mén hù

释义:傍人门户  傍:依傍;靠着。依靠在别人家门庭上。比喻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出处: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复纷然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18、兵以诈立  bīng yǐ zhà lì

释义:兵以诈立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19、别有洞天  bié yǒu dòng tiān

释义:别有洞天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出处: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20、卑以自牧  bēi yǐ zì mù

释义:卑以自牧  指以谦卑自守。

出处:语出《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21、变化莫测  biàn huà mò cè

释义:变化莫测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出处: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文学》:“其为文数百千言,援笔立就,雄浑高古,变化莫测。”  

22、安如磐石  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安如磐石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23、巴人下里  bā rén xià lǐ

释义:巴人下里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

出处:南朝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故玉微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24、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25、爱人以德  ài rén yǐ dé

释义:爱人以德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26、爱人利物  ài rén lì wù

释义:爱人利物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27、爱人好士  ài rén hào shì

释义:爱人好士  爱护、重视人才。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28、矮人看戏  ǎi rén kàn xì

释义:矮人看戏  矮子挤在站着的人群里看戏;看不真切;只好随声附和。

出处:清 赵翼《论诗》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29、矮人观场  ǎi rén guān cháng

释义:矮人观场  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出处: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第十卷:“予观宋景文近体,无一字无来历,而对仗精确,非读万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后所及。今人耳食,誉者毁者,皆矮人观场,未之或知也。”  

30、薄命佳人  bó mìng jiā rén

释义: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出处: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31、趁人之危  chèn rén zhī wēi

释义:趁人之危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出处: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十六:“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32、超以象外  chāo yǐ xiàng wài

释义: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33、逼人太甚  bī rén tài shèn

释义:逼人太甚  逼:逼迫;甚:超过。指对人逼迫不留余地

出处:清 王韬《淞滨琐话 记双烈》:“潜行反间之谋,洵逼人太甚!”  

34、避人眼目  bì rén yǎn mù

释义:避人眼目  见“避人耳目”。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35、避人耳目  bì rén ěr mù

释义:避人耳目  指避免走漏消息。

出处:?  

36、邦以民为本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释义: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出处:《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7、饱人不知饿人饥  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

释义:饱人不知饿人饥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38、饱以老拳  bǎo yǐ lǎo quán

释义:饱以老拳  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

出处:《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39、不以介怀  bù yǐ jiè huái

释义:不以介怀  介:留存,搁置;介怀:放在心上。对不愉快或不满意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出处:《南史·张盾传》:"于是生资皆尽,不以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