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懒人的成语(形容一个懒人的成语)(11个))

关于描写懒人的成语(形容一个懒人的成语):偷闲躲静,四体不勤,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好吃懒做,悠悠忽忽,日上三竿,游手好闲,贪吃懒做,饭来张口,饱食终日。

1、偷闲躲静  tōu xián duǒ jìng

释义:偷闲躲静  指偷懒。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闲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  

2、四体不勤  sì tǐ bù qín

释义:四体不勤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3、坐享其成  zuò xiǎng qí chéng

释义:坐享其成  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

出处:明 王守仁《与顾惟贤书》:“闽广之役,偶幸了事,皆诸君之功,区区盖坐享其成者。”  

4、坐吃山空  zuò chī shān kōng

释义:坐吃山空  只消费不生产;财物堆积如山也会耗尽。

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闲坐。那钱物则有出去,无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5、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释义:好吃懒做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6、悠悠忽忽  yōu yōu hū hū

释义:悠悠忽忽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佋怅自失。”  

7、日上三竿  rì shàng sān gān

释义:日上三竿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8、游手好闲  yóu shǒu hào xián

释义:游手好闲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9、贪吃懒做  tān chī lǎn zuò

释义:贪吃懒做  谓又馋又懒。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看他如此贪吃懒做,真像有磨子在肚子里牵的一般。”  

10、饭来张口  fàn lái zhāng kǒu

释义:饭来张口  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

出处:唐 元稹《放言》:“酒熟脯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11、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