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葫芦的形容词(形容葫芦的成语有哪些)(15个))

形容葫芦的形容词(形容葫芦的成语有哪些):不言不语,体规画圆,依本画葫芦,依样画葫芦,依样葫芦,依葫芦画瓢,哑口无言,墨守成规,就事论事,打闷葫芦,没嘴葫芦,瓢泼大雨,葫芦依样,闷嘴葫芦,没嘴的葫芦。

1、不言不语  bù yán bù yǔ

释义:不言不语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2、体规画圆  tǐ guī huà yuán

释义:体规画圆  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出处: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  

3、依本画葫芦  yī běn huà hú lú

释义:依本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4、依样画葫芦  yī yàng huà hú

释义: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5、依样葫芦  yī yàng hú lú

释义:依样葫芦  见“依样画葫芦”。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6、依葫芦画瓢  yī hú lu huà piáo

释义:依葫芦画瓢  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出处:《诗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论事,依葫芦画瓢,就会写成:一条搭肩六尺长,劳动一天沾了灰。”  

7、哑口无言  yǎ kǒu wú yán

释义:哑口无言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8、墨守成规  mò shǒu chéng guī

释义: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9、就事论事  jiù shì lùn shì

释义:就事论事  就:按照。指按照事情本身来评论是非得失。也指只评事情的现象;不涉及事情的本质和做事的指导思想。

出处:宋 杨时《杨龟山集 荆州所闻》:“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其善心,而革其非,不止就事论事。”  

10、打闷葫芦  dǎ mèn hú lu

释义:打闷葫芦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11、没嘴葫芦  méi zuǐ hú lú

释义:没嘴葫芦  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12、瓢泼大雨  piáo pō dà yǔ

释义:瓢泼大雨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13、葫芦依样  hú lu yī yàng

释义:葫芦依样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出处:清 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工者不免优孟抵掌之诮,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  

14、闷嘴葫芦  mèn zuǐ hú lú

释义:闷嘴葫芦  不爱说话的人

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生气地对这个不会喝酒,偏要喝酒的闷嘴葫芦讲:‘你可真出息,喝醉了给娘丢脸来啦!’”  

15、没嘴的葫芦  méi zuǐ dé hú lú

释义:没嘴的葫芦  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