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限制的四字词语(形容限制的成语是什么)(26个))

关于限制的四字词语(形容限制的成语是什么):不拘一格,严于律己,令行禁止,俾昼作夜,划地为牢,在所难免,天外有天,州官放火,形劫势禁,形格势禁,捉生替死,故步自封,无始无终,无拘无束,无穷无尽,格于成例,画地为牢,破门而出,耳视目听,胡作非为,自由自在,谩天昧地,谩天谩地,贪贿无艺,迫不及待,鲁斤燕削。

1、不拘一格  bù jū yī gé

释义:不拘一格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出处: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严于律己  yán yú lǜ jǐ

释义:严于律己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出处: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3、令行禁止  lìng xíng jìn zhǐ

释义:令行禁止  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出处:《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4、俾昼作夜  bǐ zhòu zuò yè

释义:俾昼作夜  俾:使。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出处:《诗经 大雅 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5、划地为牢  huá dì wéi láo

释义:划地为牢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以“划地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划地为牢,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  

6、在所难免  zài suǒ nán miǎn

释义:在所难免  不可能避免。

出处:清 李宝嘉《活地狱》第九回:“或者阳示和好,暗施奸刁的,亦在所难免。”  

7、天外有天  tiān wài yǒu tiān

释义:天外有天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出处:《敦煌曲 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8、州官放火  zhōu guān fàng huǒ

释义:州官放火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9、形劫势禁  xíng jié shì jìn

释义:形劫势禁  见“形格势禁”。

出处:严复《原强》:“夫奴虏之于主人,特形劫势禁,无可如何已耳,非心悦诚服,有爱于其国与主,而共保持之也。”  

10、形格势禁  xíng gé shì jìn

释义:形格势禁  格:阻碍;禁:制止。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11、捉生替死  zhuō shēng tì sǐ

释义:捉生替死  ①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②杀一生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

出处: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  

12、故步自封  gù bù zì fēng

释义:故步自封  故:过时的;旧:故步。原来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指自己停滞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或革新。

出处:清 梁启超《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  

13、无始无终  wú shǐ wú zhōng

释义:无始无终  没有开始,没有结尾。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至深微广大矣。”  

14、无拘无束  wú jū wú shù

释义:无拘无束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15、无穷无尽  wú qióng wú jìn

释义:无穷无尽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出处: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16、格于成例  gé yú chéng lì

释义:格于成例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17、画地为牢  huà dì wéi láo

释义:画地为牢  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18、破门而出  pò mén ér chū

释义:破门而出  打破门冲了出去。比喻坏人急迫地跳出来干坏事或比喻克服种种限制。

出处:廖沫沙《“史”和“戏”》:“而你却开始‘破门而出’了,历史家,却来写戏。”  

19、耳视目听  ěr shì mù tīng

释义:耳视目听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20、胡作非为  hú zuò fēi wéi

释义:胡作非为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21、自由自在  zì yóu zì zài

释义:自由自在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22、谩天昧地  mán tiān mèi dì

释义:谩天昧地  指无限制地隐瞒一切真实情况骗人

出处:金 马钰《满庭芳 叹世》词:“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  

23、谩天谩地  màn tiān màn dì

释义:谩天谩地  犹言谩天昧地。

出处:元·刘一清《钱塘遗事·雪词》:“贾相国当国,陈藏一作《雪词》讥之,词曰:‘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谩天谩地。’”  

24、贪贿无艺  tān huì wú yì

释义:贪贿无艺  贿:财物;艺:标准、准则,引伸为法度、限度。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出处:《国语 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25、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释义: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26、鲁斤燕削  lǔ jīn yàn xuē

释义: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