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王与伍子胥的故事(楚平王父纳子妻)
楚庄王时期,楚国的霸业到达巅峰,风头一时压过晋国。
楚庄王去世后,楚共王虽然在鄢陵之战中晋国大败,自己也被射瞎一只眼睛,但楚国争霸的基业并未动摇,实力依然与晋国匹敌。只是在楚共王时期,楚国大夫巫臣叛逃到晋国,并开始帮助楚国后方的吴国崛起,为楚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楚平王与伍子胥的故事(楚平王父纳子妻)
到了楚康王,一面要防范国内的卿大夫如晋国那样做大,威胁王权,一面要应对吴国逐渐崛起带来的军事威胁,与晋国在霸业的争夺上渐渐落了下风。
好在晋国掌权的卿大夫们也对争霸感到疲倦,两国经过协商后举行了向戎弭兵,平分了天下霸权。
之后楚灵王弑君篡位,虽然为人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统治期间,楚国在争霸上压倒了晋国。
楚灵王按照向戎弭兵的约定,召集诸侯,举行会盟,耀武扬威得打下吴国的朱方,处死齐国叛臣庆封,随后几年更是灭亡陈、蔡。
按照楚灵王的设想,楚国世代为之奋斗的霸业已经实现了,他这种志得意满的情绪在下面这段他和宠臣的对答中显露无疑。
王曰:“齐、晋、鲁、卫,其封皆受宝器,我独不。今吾使使周求鼎以为分,其予我乎?”析父对曰:“其予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周今与四国服事君王,将惟命是从,岂敢爱鼎?”灵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其田,不我予,今我求之,其予我乎?”对曰:“周不爱鼎,郑安敢爱田?”灵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吾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畏我乎?”对曰:“畏哉!”灵王喜曰:“析父善言古事焉。”
楚平王,当时还叫做公子弃疾,是楚灵王的弟弟,前535年一登上国际舞台,便吸引了各国诸侯大夫们的目光,似乎是楚国的希望。
——《左传.昭公六年》
对待郑国大夫高规格的接待,公子弃疾应对得当,有礼有节,队伍经过他国国境,军容整肃,秋毫无犯,晋国之行为公子弃疾积累了良好的政治声望。
前533年在陈国发生了公子争夺继承权的内乱,逼得国君自杀时,公子弃疾按照楚灵王的命令率军灭掉了陈国。
九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围陈,宋戴恶会之。冬十一月壬午,灭陈。舆嬖袁克,杀马毁玉以葬。
——《左传.昭公八年》
这是出现一个小小的插曲:公子弃疾莫名其妙地把许国、城父、方城外的几处百姓来回走马灯死地迁徙了一遍,弄得百姓们苦不堪言。
这似乎和公子弃疾的人设不符,但可能当时的人们被他貌似高深的手法给迷惑了,以为他另有用意,在大夫们中间也没引起什么不好的反应。
二月庚申,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淮北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然丹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迁方城外人于许。
——《左传.昭公九年》
前531年,楚灵王灭蔡后,在陈、蔡、不庚三地筑城,并不顾大夫申无宇的反对把公子弃疾任命为蔡公,统一管理。
楚灵王与公子弃疾
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左传.昭公十一年》
公子弃疾任蔡公后,实力已经相当于诸侯,这给了对楚灵王心存怨恨的一帮人机会。前529年,蔡国大夫观起的儿子观从假托公子弃疾的命令召回楚灵王的另外两个弟弟子干、子皙,设计让弟兄三人结盟,一起返回楚国国都,推翻了楚灵王。
观起之死也,其子从在蔡,---以蔡公之命召子干、子皙,及郊,而告之情,强与之盟,入袭蔡。蔡公将死,见之而逃。观从使子干食,坎,用牲,加书,而速行。己徇于蔡曰:「蔡公召二子,将纳之,与之盟而遣之矣,将师而从之。」。---蔡公使须务牟与史卑先入,因正仆人杀大子禄及公子罢敌。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公子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乾溪,而遂告之,且曰:「先归复所,后者劓。」师及訾梁而溃。
——《左传.昭公十三年》
之后,公子弃疾又乘公子比立足未稳,人心浮动,担心楚灵王回师之际,制造谣言,逼死了公子比,公子黑肱,继位登基,正式成为楚王。
国每夜骇曰:「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周走而呼曰:「王至矣!」国人大惊。使蔓成然奏告子干、子皙曰:「王至矣!国人杀君司马,将来矣!君若早知自图也,可以无辱。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又有呼而走之者曰:「众至矣!」二子皆自杀。丙辰,弃疾即位,名曰熊居。
——《左传.昭公十三年》
楚平王即位之初,恢复了陈国、蔡国,给有功之臣赏赐财物,取消苛政,赦免罪人,举报被废弃的官员,还做出要归还郑国土地的姿态。
平王封陈、蔡,复迁邑,致群赂,施舍宽民,宥罪举职。召观从,王曰:「唯尔所欲。」对曰:「臣之先,佐开卜。」乃使为卜尹。使之如子躬聘于郑,且致犨、栎之田。
——《左传.昭公十三年》
第二年,楚平王派出丹、屈罢分别安抚国内百姓,施行各种仁政,让老百姓修养生息,恢复国力。
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救灾患,宥孤寡,赦罪戾;诘奸慝,举止淹滞;立新,叙旧;禄勋,合亲;任良,武官。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亦如之。好于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
——《左传.昭公十四年》
然而,一个人的本性是隐藏不住的,在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后,楚平王终于露出了他的真实面目。
前523年,为了和秦国联合对抗晋国,楚平王为太子迎娶了秦国的公主,却在奸臣费无极的唆使下自己霸占了。
楚平王问伍奢
王为之聘于秦,无极与逆,劝王取之,正月,楚夫人嬴氏至自秦。
——《左传.昭公十九年》
作为太子建老师的费无极做下这等无耻行径,虽然得到了楚平王的宠幸,但却知道一旦太子建继位,自己不会有好下场,于是在楚平王面前诬陷太子建谋反。
也许是做贼心虚,也许是沉迷于享受后智力下降,楚平王竟然相信了这个无稽之谈,不但要杀掉太子建,还带上他的而另一位老师——伍奢。幸好臣子奋扬仁义,太子建得意逃脱,伍奢却被抓住了。
费无极言于楚子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为犹宋、郑也,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问伍奢。---三月,大子建宋。
——《左传.昭公二十年》
费无极担心伍奢的儿子报复,设计引诱伍奢的两个儿子,不料还是被伍员,即伍子胥逃走了。
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杀之。
——《左传.昭公二十年》
伍子胥的故事众所周知,各种戏曲都有其文昭关一夜白头的故事上演。他到吴国后,策划了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两次著名的刺杀活动,请来了战神孙武训练吴国军队,最终在公元前506年,一举攻入了楚国国都,把已经死去的楚平王挖出来鞭尸。
京剧《文昭关》
若不是楚昭王派申鲍胥找来秦人救援,吴国国内又发生了吴王弟夫概发起的叛乱的话,楚国几乎要灭国。
昭王之出郢也,使申鲍胥请救於秦。秦以车五百乘救楚,楚亦收馀散兵,与秦击吴。十一年六月,败吴於稷。会吴王弟夫概见吴王兵伤败,乃亡归,自立为王。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封之堂溪,号为堂溪氏。
——《史记.楚世家》
经过此番大乱,楚国的国力虽然在中兴之主楚昭王的治理下,迁都"载郢",逐渐恢复国力,但楚庄王创下的霸业终究已是昨日黄花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