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年是哪一年(辰年是哪一年属什么)
“年”这个时间名词,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古代记年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以天象为依据,按周期循环的方法来纪年。
>辰年是哪一年(辰年是哪一年属什么)
如《左传·襄公十八年》“岁在星纪”。《国语·周语》“武王伐纣,岁在鹑火”。这种纪年法是以客观天象为依据的,在春秋战国各诸侯纪年混乱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统一纪年。
2、由于木星运行一周的精确时间不到12年。若干年的积累,就需要进行调整。于是又发明了新的纪年法——太岁纪年法。
如《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吕氏春秋》“维秦八年,岁在涒滩”。
由于十二辰本来是用十二地支名来标记的。因此太岁纪年法实质上是十二地支纪年法。古人把太岁纪年的岁名称为“岁阴”。又配之以十干对应十个“岁阳”。十岁阳分别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岁阴”和“岁阳”相配起来的纪年,实质上相当于干支纪年。
3、干支纪年法
.汉代以后,人们很少再用岁阳岁阴纪年。而直接用干支纪年。
另一种是依据人事而采用的纪年法。
即选定某一重大事件为计算起点。称为”历元”。然后逐年记下是该历元的第几年。直到新的历元产生。具体又分两种。
1、以帝王在位在年次来纪年
这种纪年法,以帝王登基之时为历元。直接记下该帝王在位的第几年。如殷墟卜辞为纪年格式为“惟王○祀”。编年体史书《春秋》以鲁国国君的即位纪年。如“隐公二年”就是鲁隐公即位第二年。
2、以帝王的年号纪年
年号是帝王为某种政治目的而产的纪年名号。一般都选用吉庆的字。为汉武帝首创。第一个年号为“建元”。此后,历代帝王皆采用年号纪年法。有些皇帝会起很多年号。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有了十一个年号。武则天在位二十一年,用了十八个年号。明清两代基本上是一帝一个年号。年号也成了皇帝的代称。如“正德”、“万历”、“康熙”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