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城是现在的哪个城市(五国城遗址)
依兰是与阿城、宁安齐名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三大古城之一。1947年余执教于依兰联合中学,班中有学生卢锡鹏者,乃依兰最早三姓中卢姓之第十四代后裔也。其先人努叶勒氏世居黑龙江中流段齐纳林(今名秦得利)地方,后金初迁来依兰。
>五国城是现在的哪个城市(五国城遗址)
古城依兰
依兰为满语“依兰哈喇”之简称,满语“依兰”为“三”,“哈喇”为“姓”,故又名三姓。三姓即赫哲族之努叶勒氏、胡什哈里氏、葛依克勒氏。清同治年间译成汉姓,努叶勒氏为卢姓,胡什哈里氏为胡姓,葛依克勒氏为葛姓,后迁来的舒木鲁氏为舒姓。通称依兰当在清光绪三十一年设依兰府之后。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于天命元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派部下扈尔汉、安费扬古率兵抵黑龙江、松花江汇合处,征服萨哈连部后,将居于其下游齐纳林地方之赫哲族努叶勒、胡什哈里两大氏族,随军迁至今依兰牡丹江口两岸地方。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1621年)又将居于乌苏里江口德新地方之赫哲族葛依克勒氏族迁到牡丹江口以下松花江沿岸居住。从此形成卢、胡、葛三个氏族共居依兰地区的局面。
三姓副都统辖区
三氏族同推选葛氏族长为部长,受清朝调遣,管理地方,是为三姓地方命名、设官之始。近年来依兰陆续发现卢、葛、舒三姓氏家谱,为研究清初依兰历史,提供了可资佐证的宝贵资料。
雍正九年,于依兰设三姓副都统,属宁古塔将军管辖,负责对依兰以下,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流域及库页岛等海域的管理。依兰于是成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之中心。
康熙四年(1665年)筑新城于旧城之南,称伊彻霍通(新城)。后经迭次整修,民国年间成为依兰县城。城正方形,长宽各一里半,分设四门,城墙高约5米,宽约4米。随着历史的推移,城墙及城门均已毁掉。解放初期,宣统元年修筑的北门尚在,青砖水泥结构,饰有古花瓶浮雕。余曾亲见门上悬有“东北重镇,遐迩通衢”的横额。此门于1963年扩街时拆掉。
五国城公园
旧城历史悠久,依兰人称旧城地曰“和屯噶珊”(古城屯)。据考,此城唐渤海时期为德里府地,辽代为生女真五国部之头城,以五国城闻名于世。金代为胡里改路治所,宋徽钦二帝流放于此,留下了“坐井观天”的故事。元代为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明代为胡里改等卫所。辽金以后,依兰为内地通往下游黑龙江口及库页岛地方必经之处,为驿站所在地。旧城以土堆筑,现今城墙及城壕部分尚存。旧城作为辽、金古城,驰名中外,城址已列为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柳彦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